□記者 祝玲 攝影報道
  晚報訊 近日,家住溧陽路的張先生髮現,自己家門口的沙涇浜河道里,長出了不少水芹菜還有黃花鳶尾。記者從虹口相關部門獲悉,原來沙涇浜靠從黃浦江的調水進行河道清理,沒有“自凈”能力。如今,市民看到的水芹菜、黃花鳶尾正是虹口港段試行水生態修複試驗工程,如果試點成功將在其他河道進行推廣。
  昨日下午,記者來到海寧路路溧陽路,站在海寧路橋上能看到河面兩則整齊地漂浮著綠色的水生植物。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,一開始他們以為是水葫蘆,後來得知是水芹,這些水生植物都被放在了統一的籃筐裡面,一直從海寧路橋延伸到哈爾濱路橋,綠色水生植物與河道兩邊的建築相呼應,還形成了景觀帶。
  “經過多年環保行動,上海城市河道已經基本消除了黑臭現象,全市河道水質得到了改善。”上海環保部門相關人士介紹,但是離最佳水質還有差距,也未能改變城市河道獃板、單調的現狀。
  如今的城市河道,在防汛牆的阻隔下,水依然是水,岸依然是岸,水中無生機,岸帶無綠意,二者之間仍存在著硬質化帶來的隔閡,無法形成延續的生態系統,也沒有帶來一定的景觀效果。此次虹口區開始實施水生態修複試驗工程,就是通過高等水生植物修複,讓河道水質形成“自凈”能力,並具有觀賞作用。
  試驗段位於虹口港1933老作坊區域,具體是海寧路橋至哈爾濱路橋之間,河段總長約300米,在河道防汛牆下駁坎上,採用包種預培種植,利用生態浮床創造的穩定環境,直接種植或栽植水生植物,定期考察水體微觀環境的改變,為今後同類河道水生態修複積累經驗。試驗周期為1年,今冬主要以浮床施工為主,浮床植物採用能過冬的水芹菜和黃花鳶尾,明年春天替換成夏季植物,包括銅錢草等。
  近年來,上海不斷進行內河河道的治理,水質也逐漸得到改善。在今年的“紀念世界水日活動”上,上海市水務局人士相關人士也明確表示,上海將在遵循自然生態規律的前提下,以維護河道自然生態環境為根本,修複河道生態系統,重點建設百條生態河道。
  據瞭解,“十二五”期間,上海河道水環境治理方向從“消除黑臭、改善水質”為主,向“穩定水質、修複生態”為主轉變。上海將結合城市基本生態網絡的建設,統籌河道的防洪、除澇、生態、航運和景觀等綜合功能,全面深化河道整治,提升河道景觀,改善河道生態。  (原標題:河裡種菜“喚醒”河水自凈能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jzidqtqbpvx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